夙沙氏煮海为盐,从卤咸声。春秋管仲开创“盐铁官盐”,江山社稷。长卷《盐铁论》,开创官退民进先例。这沾满咸味的史页上,演绎着无数朝代的兴衰成败。黄海,波涛汹涌。泥沙,随潮声在尽头沉积,垒起片片苦涩的海滩。早在春秋战国时,我们的先民们靠海吃海,靠水吃水,在无垠的海滩上垒灶煮海,“烟火三百里,灶煎满天星”,弥漫了数千年的煮海为盐的烟火熏红了海滩上的一片片盐蒿草。
据史书记载,大丰煎盐的历史,大致可以上溯到西汉或者更早一些。南北朝时,有“海中沙洲盐亭百二十三所”的文字记载。唐初沿海沙洲并陆,盐业趋于兴旺,唐武德九年(626),朝廷在海陵县(今泰州)设置盐官管理盐业产销。大丰时为海陵县的海滨盐场,自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盐业文明。北宋年间,朝廷在两淮设有盐场管理体制,大丰境丁溪、竹溪、南八游、北八游、紫庄等5个盐场(元代更名为丁溪、小海、草堰、白驹、刘庄5场)属之。从南宋、元、明、清直至民国初年,大丰的盐产量一直为淮南各盐场之冠,且质地也好。大丰的盐通过水陆交通销往全国的四面八方,惠及全国各地。
大丰盐场概况古老的大丰,原本是海盐生产重地,一派生机盎然,它东倚黄海,有着112公里长的海岸线,沿海滩涂广阔、地势平坦。浩瀚的大海、广阔的滩涂、茂密的盐蒿草荡,是盐民“煮海为盐”取之不竭的“粮仓”。古人曾经说过:“因利所以聚人、因人所以成邑”。海盐成就了扬州、泰州、淮安、盐城等名城重镇,也使大丰的草堰、白驹、刘庄、小海、西团、沈灶等小集镇浸透着浓浓的咸香。
黄海,波涛汹涌。泥沙,随潮声在尽头沉积,垒起片片苦涩的海滩。早在西汉时,我们的先民们靠海吃海,靠水吃水,在无垠的海滩上垒灶煮海,“烟火三百里,灶煎满天星”,弥漫了数千年的煮海为盐的烟火熏红了海滩上的一片片盐蒿草,这就是大丰的根。
这里原本大海,涛声漫境,随着海岸线不断东迁,成长为海边滩涂。先民们在涨潮时潮水不及的近海滩涂上,经过整平压实,就成了理想的煮盐场所。另在大片滩涂上,到处生长着高秆芦苇和獐毛草、白茅草,还有盐蒿及矮秆杂草等,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天然的煮盐燃料。然而,江淮之间煮海为盐的时间,却比山东沿海晚了数百年。根据史料记载,第一位在江淮间兴起煮海为盐之业的是吴王刘濞。是刘濞最早发现了江淮沿海的这块宝地,在古老的海陵大地上,开始书写出中国淮盐历史的宏伟篇章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汉高祖十二年( 前195),吴王刘濞在封国(古扬州),“招致天下亡命者,盗铸钱,煮海为盐”,以增加财源,扩张势力。从此,开创了大丰盐业生产的历史。
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沉淀,这里的一切无不打上“盐”的烙印,散发着浓郁的咸卤味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,这里的河曾经是运盐的河,这里的土曾经是出卤的土,都与盐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,就连从南到北全境域的地名,也无不深深蕴含着海盐文化的意蕴。
经济和文化犹如地区发展的两翼,文化伴随经济而生,最终会积淀成为一个地方的灵魂。自从第一枚酷似月牙形状的人的脚印踏上这片泥沙的海滩,大丰就开始了她独具风格的文明史。无论是早期匆匆捕鱼拾贝的渔民,还是后来安营扎寨煮海为生的盐民;无论是从启海迁来垦荒植棉的老乡,还是“上山下乡”从四面八方漂泊而来的移民;从当初第一个英勇无畏的探险到此的“下草湾人”,到今天意气风发、阔步前进的大丰人民,千百年来,正是他们创造了这里的历史,创造了这片土地灿烂的盐业文明、农业文明和湿地文明。
(一)刘庄场
始建于五代十国,初称紫庄(《太平寰宇记》有载)。宋绍兴十八年(1148),因王晌措置,创添五场,其中就有刘庄场。至民国元年(1912),并归草堰场。至此,刘庄场历时800多年终结。
弘治《运司志》载:“里至,北至淮安分司三百七十里,南至运司(扬州)三百二十里;北至伍佑场五十里,南至白驹场十八里。……泉溪墩(也称前溪墩)场北三十里。”
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刘庄场东至海四十五里,西至围子河十五里,南至白驹场界九里,北至伍佑场界三十二里。”“ 运盐河由西南经兴化至高坝,南由白驹、草堰等场至泰坝。场北有泉溪,场西北有新港、黄浦港,场南有横子港,场西有笔滥港,场东有七灶河,东北有八灶河、小团河、大团河。范公堤一道,南自白驹场界,北至伍佑场界止。”
光绪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刘庄场在兴、东两邑之间,境归兴化兼辖,旧隶淮安分司。乾隆元年(1736),改隶泰州,距分司八十里。东至斗龙港,即牛湾河,西止围子河,南至白驹,北至伍佑,范堤亘南北,长五千五百九十一丈,沿堤串场河一道,堤东西团灶撇舍二十余处,列潮墩二十座,场北旧有泉溪,西北有新港,南有横子港,西南有笔滥港,东有七灶河,东北有八灶河、小团河、大团河。今之灶地包环草、伍两场腹里,以致东不通洋,卤气日薄,各处港河潮汐既隔亦渐于垫,自七灶河以下旧有严家环尾闾,犹可稽考。场辖有青龙、八灶、大团三闸。土坝循例春堵秋启。光绪十四年(1888),挑浚八灶、大团两河,兼越河各一道,水利称便,运盐河由白驹、草堰经海道口掣验而达泰坝,凡一百九十里,若运自大团逐垣远二十五里,缉私隘口大团、青龙、八灶三闸以及白驹交界等处,而以大团为最扼要。”
(二)白驹场
始建于五代十国,初名“北八游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有载),清乾隆元年(1736),并归草堰场,白驹场单独存在的时间,先后有800多年历史。其实白驹场早在清顺治十六年(1659),奉文清查新涨淤沙,遂作沙荡升科。至康熙十六年(1677),就“地不产盐,灶不煎烧。”
弘治《运司志》载:白驹场里至“北至淮安分司三百八十里,南至泰州一百八十里,至运司(扬州)三百里;东南至草堰场三十里,北至刘庄场十八里。”
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白驹场东至戚家团,西抵兴化海沟河,南界草堰场,北界刘庄场。”“运盐河东属泰州,西属兴化县,南至草堰场界,北至刘庄场界,场西海沟河,场西南白涂河,俱自兴化县一百二十里到场。逾运盐河东经牛家(湾)河闸口下注入海,牛家(湾)河东三十里至戚家团,又三十里至斗龙港木椿,系前明制以防海者,到清朝(清雍正时)开海,遂不复设木椿,下线通海迂回曲折百余里始至大洋,其运盐出场,西由海沟经兴化至高坝共二百四十里,南由草堰至泰坝一百七十五里。”“范公堤一道,亘南北,西居民,东草荡,东南十五里有马家舍,东三十里有戚家团、朱家团、瓜蒌团,共东西北三团,团之下斗龙港两岸数十里许,北属刘庄场,南属草堰场。”“石闸四,场北二,场南二,建范公堤上,四支合一下牛家湾河,系高宝兴泰四州县泄水之门,场北近场第一闸,名牛家闸。”
(三)草堰场
唐代为盐城监、海陵监交接之地,当有渔盐生产活动。五代十国(907—960),始建南八游场,北宋范仲淹修筑范公堤时,以草筑堰,故名草堰,从此更名为草堰场。草堰场至1956年底全部废灶兴垦止,共有1000多年历史。
弘治《运司志》载:草堰场里至“西南至分司(泰州)一百五十里,至运司(扬州)二百七十里;北至白驹场,南至丁溪场八里,北至盐城县一百二十里,西至安丰(属兴化)巡检司六十里。”
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草堰场“东至海,西至兴化县界,南至小海场界,北至白驹场界,运盐河自石闸由串场河至高坝二百九十里,至泰坝一百五十里。范公堤一道,南自小海场界,北至白驹场界。闸一座,西通泰州兴化,运河北通各团,海河在场之北,以为蓄泄。”
光绪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草堰场隶属东台、兴化两县境,东至海,西至串场河兴化县界,南至丁溪之小海旧场,北至刘庄界。范堤南自丁溪,北至刘庄合白驹旧场共长五千一百四十丈,计三十里有奇,堤外潮墩旧设十有八,新增六座。距分司(东台)二十八里。运盐河自石闸南串场河经丁溪、何垛至泰坝一百四十五里。缉私隘口六处,曰:围子港、五孔闸、白涂河、海沟河、吉六港、东洋河口。”
又据民国《中国盐政实录》载:“草堰场隶于东台县,位县城东北,南界距县城5,18公里,北界距县城161,28公里,盐场公署驻西团镇,场境辖沈灶市(丁溪并场)、小海镇(小海并场)。全境东至黄海,北至斗龙港,南至海堰乡,西至兴化县瓜蒌乡。全场东西距离92公里,南北距离144公里。南与安梁场毗连。”
(四)小海场
始建于五代南唐国,时称竹溪场,后改称小海场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,小海场并归丁溪场。小海场单独存在的时间有900多年历史。
弘治《运司志》载:小海场里至“西至分司(泰州)一百五十里,运司(扬州)二百七十里;北至白驹场三十里,南至丁溪八里,北至盐城县一百二十里,西北至安丰(属兴化)巡检司六十里。”
《扬州府志》载:“小海场有虎墩,范仲淹筑堤捍海经虎墩即此地。”
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小海场“东至海,西至兴化县,南至丁溪场七里,北至草堰场。运盐河自范公堤闸口南,由串场河经丁溪、何垛等场至泰坝共一百五十六里,西经兴化县至高坝共二百三十里。”“范堤一道,南至丁溪场界,北至草堰场界。”
(五)丁溪场
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中记载盐城九场,就有丁溪场名称。南宋初盐业生产已初具规模:“丁溪场三十六灶,绍兴二十七年(1157),岁煎盐三十三万零八百五十石。”(《宋会要辑稿》)。民国20年(1931),丁溪场连同小海并场,撤并于草堰场。丁溪场单独存在的历史近1000年之久。
弘治《运司志》载:丁溪场里至“南至分司(泰州)一百四十里,至运司(扬州)二百六十里;北至小海场七里,南至何垛场十八里,西至兴化县一百二十里,西北至安丰(属兴化)巡检司六十五里,北至盐城县一百二十里。”
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丁溪场“东至海,西至兴化一百里,南至何垛场十八里,北至小海场五里。”“运盐河由石闸南,串场河经何垛场至泰坝共一百五十五里,西经兴化至高坝共二百二十一里。范公堤一道,南自九里墩,北至烟墩。闸一座在本场之南,曰:南闸,其水南自泰州会江淮之水,由东寺桥折场后又西折,由永宁桥环绕于一场之中。”
光绪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丁溪场在东台境,西至兴化、东台界,南至何垛,东距海,北本小海境,小海归并后,遂与草堰接壤,范公堤南自何垛九里墩,北至草堰界,合小海而计长二千三百二十七丈五尺二,场堤外列潮墩十七,场署(沈灶)距分司(东台)五十里,离小海十八里。正场之南有闸,曰:南闸,其水南自泰州会江淮之水,由东寺桥折而西循永宁桥环绕一场之中。丁溪有四坝,用以禁私,今都不存。小海有闸二,曰正闸,曰越闸,丁溪海口,曰天开河,即俗呼古河,今海口东迁,曰竹港,小海曰王家港,近淤浅不通宣泄,运盐河由石闸南串场河经何垛以达泰坝,共计一百四十五里,走私隘口向有十二处,今并为总隘七处,正场四处,曰九里庵,曰丁溪闸,曰沈灶关,曰古河口,并场三处,曰小海闸,曰小海关,曰万盈墩。”
(六)何垛场
始创于五代十国时期。民国30年(1941),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东台的两淮盐务管理局后,东台、何垛两场合并,称东何总场,下辖安梁、东台、何垛3场,此时何垛场的新盐区大部分在今大丰境。
《中国盐政实录》载:“东何场分九灶,南为新亭灶曹昌丿;北为川东灶;东为孙家丿、江家丿、东套灶;西为潘丿灶、华丿灶、顾丿灶。东西距离最近四十余里,南北最近约三十里。”其实何垛场早在明末清初就把产盐重点移至今大丰境的潘丿、大桥一带了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,何垛场兴筑镇海墩(又名川港岸墩),位大桥镇东南三里;定海墩(又名金家丿)位潘丿东一里;塌港岸墩,位潘丿北六里。乾隆十三年(1748),何垛场兴筑15个潮墩,其中就有13个在今大丰潘丿、大桥一带,它们分别是叶家锅、朱家锅、解家锅、獐茅套、塌港岸、冷家环、北荡、潘家丿、江家丿、陈柏锅、邹八撇、北川港、观音柳(以上均在今大桥镇境内)。上述事实说明,从清代开始,何垛场的产盐重点地区是在今大丰境潘丿、大桥一带。
(七)伍佑场
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,明末灶区已发展到今大丰境方强一带,清末就迅速发展到了今大丰的三龙一带。
乾隆十二年(1747),盐政吉庆于通泰各场修筑潮墩时,潮墩已筑到小泡港、西漕港、陈家港、三总一带(均在今新丰镇的方强地区)。光绪九年(1883),署淮扬道徐文达在通泰两属各场筑墩,伍佑场筑西漕口、牛汪塘、老墩子潮墩,均在今大丰三龙境内。这时伍佑场的盐业近30%在今大丰新丰、三龙一带。
注:1、上述盐场图选自明嘉靖《两淮盐法志》和清乾隆《两淮盐法志》
2、文字多选自邹迎曦主编《大丰盐政志》
二、大丰各盐场对国家的贡献
大丰在串场河沿岸有7大盐场,占两淮30个盐场的23,3%,而食盐产量却占两淮总产的30%—40%,由此可见,大丰各盐场历史时期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。盐税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。不同的历史时期,有不同的税目和税额。盐税一般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0%,元代盐税最重,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%—80%。
(一)盐产。
历史时期大丰各盐场盐产(额产)统计表
注:1、表中除宣统年间为实产外,余为额产。
2、计量单位:A 每石50斤;B每引:大引400斤,小引200斤;C每桶200斤;D每柦100斤。E司马秤每柦127斤。
3、本表取材于《宋会要辑稿》、明弘治《运司志》、明嘉靖《两淮盐法志》、清乾隆《两淮盐法志》、清雍正《两淮盐法志》、清嘉庆《两淮盐法志》、清光绪《两淮盐法志》、《南鹾志要》、《盐法通志》
4、何垛、伍佑两场明以前与大丰无涉,明末清初以来,逐步在大丰地域置灶煎盐,清代何垛场产盐区50%、伍佑场产盐区30%在大丰。
5、表中空格未填,是缺资料。
(二)盐税
盐税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。不同的历史时期,有不同的税目和税额。盐税一般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0%,元代盐税最重,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%—80%。
历代盐税征榷以灶户和盐商为对象。以灶户为纳税人的称灶课,其中一部分为官拨卤地草荡的地租,一部分为盐丁承担的徭役;以盐商为纳税人的称商课或引课;实即政府的专卖利益。灶课多纳实物(盐货),商课多纳粮钱。
“自古煮盐之利,重于东南,而两淮为最”,这是千百年来人民对于两淮盐利的一致评价。雍正《扬州府志·盐法》载:“吴王濞封广陵,煮海为盐,国无赋而用饶,此两淮盐利见于载籍之始。”唐宋以后,盐利之巨,竟居天下赋税之半,《宋史·食货志》云:“唐乾元初,第五琦为盐铁使,变盐法,刘宴代之,当时天下之赋,盐利居半。”北宋元祐间(1086—1094),淮盐与解池等,岁六百万缗,占唐天下之赋三分之二。南宋绍兴末年(1162),泰州海陵一监,支盐三十余万席,为钱六七百万缗,海陵一州之数过唐举天下之数。由明至清,两淮盐业更达到极盛时代。嘉庆《两淮盐法志》载:“天下六运司,惟两淮盐运司为雄,治莅三分司,惟泰州分司为最。商灶渊薮,盐利甲东南之富。”嘉庆《两淮盐法志》序中所称:伏念我国家列圣相承,……而佐司农之储者,盐课居赋税之半,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,山海天地之藏,其有关于国计民生者,与农桑等。
古人云:“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”。以清顺治十年(1653)为例,全国税课入库212.8万两,而两淮盐税入库就达119.7万两,占全国盐税的56.3%,康熙三年(1664),两淮盐税占全国税课的64.5%,就是到嘉庆八年(1730),淮盐课税仍占全国的40.8%。串场河承载着淮南盐的运输任务,发挥的作用在当时是无可代替的。当时串场河沿线是“烟火三百里,灶煎满天星”的煮盐景象。串场河是“运盐商船,充实四运,舳舻往来,百舸争艳”。由此可见,串场河沿线的淮盐产区在全国的位置是多么重要。难怪历朝地方官员和盐政官吏为了保住顶戴花翎,不断创造政迹,始终把串场河及运盐灶河的修浚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。
大丰各盐场地处串场河中段,东滨黄海,有丰富的杂草资源,可作充足的煮盐燃料,因此,盐产丰富,产量高,且品质又好,很受欢迎。大丰7个盐场占两淮30个盐场的23,3%,但从上表可以看出,7个盐场的盐产量在明代占两淮盐产的15%左右,而进入清代以后发展迅速,盐产量占两淮盐产的30%—40%。盐的产量高了,盐税自然也就高了,可以用“水涨船高”来做比喻。由此证明大丰盐场历史时期对国家的贡献了。
(三)食盐
“民以食为天”。百姓不可以一天没有食盐。因为盐是关系国脉民生的大事。
串场河沿线大丰段有7个盐场,他们是丁溪、小海、草堰、白驹、刘庄5个整场和何垛、伍佑两个半场。历史时期他们生产的淮盐,畅销大江南北。以清代为例:纲岸销往4省31府2厅3直隶州188州县;食岸销往2省3府3直隶州21州县。
元代,淮盐行销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广等行省所辖各路,分为上江下流。
明代,淮盐行销直隶应天府、宁国府、太平府、扬州府、凤阳府、廬州府、安庆府、池州府、淮安府等9府及滁州、和州等2州;江西布政司的南昌府、九江府、南康府、建昌府、临江府、抚州府、袁州府、瑞州府、饶州府、赣州府、南安府、吉安府等12府;湖广布政司的武昌府、黄州府、汉阳府、岳州府、荆州府、常德府、长沙府、衡州府、德安府、辰州府、承天府、郧阳府、襄阳府、宝庆府等14府及靖州1州;河南布政司的河南府、汝宁府、南阳府等3府及陈州1州。正统二年(1437),令两淮官盐听任商人于贵州地方货卖,于是贵州亦食淮盐。行开中法时,并输甘肃、延绥、宁夏、宣府、大同、辽东、固原、山西、蓟镇等9边诸堡。又有贡奉皇室用盐,上供光禄寺、神宫监、内宫监。
清代,淮盐销地分为纲岸、食岸两大类。纲岸有安徽的14个县、江西的1州1厅和54个县、湖北的7州和53个县、湖南的5州1厅和52个县。以上共计4省31府2厅3直隶州188州县。食岸额定行盐口岸有江苏江宁府的7个县、扬州府的1州3个县、通州的1个县;安徽宁国府的6个县、和州的1州1县、滁州的1县,以上共2省3府3直隶州21州县。
大丰盐场所产的盐斤,都是通过串场河运往泰州泰坝,然后在泰坝翻船(泰坝挚验后,装入大船入江进仪征淮盐总栈,解小包载入湖广销售)。从这里就看出串场河的历史作用了。
作者简介:
邹迎曦,1937年9月生,大丰草庙人,中共党员,大专文化,高级农艺师。一向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,曾任乡、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、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等职。曾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,被国家计委、农业部授予“全国省柴节煤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退休后,潜心研究盐文化和盐垦文化,现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、张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,中国海盐博物馆专家顾问,江苏省海盐“非遗”传承人。主要业绩已被载入《共和国农业专家名人录》。